2月4日,由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指导,“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海峡医学专家委员会、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组等单位主办,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治疗专业委员会、厦门市第五医院承办的“一带一路”新冠病毒感染呼吸治疗论坛厦门分会场在市第五医院顺利进行。
本次大会主会场设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另分别在全国四地开设分会场,市第五医院承办厦门分会场。黄继义院长、丁丽远书记、张风岭副院长等院领导出席,与各地专家学者共话新冠救治对呼吸治疗发展的作用。
各会场线上联动
市第五医院分会场
黄继义院长
丁丽远书记
张风岭副院长
本次大会大咖云集,大会主席是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世界卫生组织人力资源合作中心主任张俊华博士,共同主席是“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海峡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委、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主任曾奕明教授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解立新教授,执行主席则是海西呼吸治疗创始人、ICRC中国区委员和基础教育培训专员刘玉琪教授。大会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呼吸病学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新形势下的新冠诊疗救治畅所欲言。
当天,解立新教授、曾奕明教授以及美国呼吸照护学会(AARC)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世界呼吸照护联盟(ICRC)主席DanielD.Rowley以及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呼吸治疗技术主任、台湾呼吸治疗学会理事长朱佳成教授等分别带来了《omicron感染危重症患者免疫靶向治疗》、《支气管镜技术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价值与应用》、《国际呼吸治疗联盟(ICRC)介绍》、《呼吸治疗师在新冠救治中的角色》等讲座,精彩的分享、最新的观点,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据悉,本次大会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重心从防控转到重症治疗的重大调整,深入讨论与交流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救治的最实用技术和最新诊疗紧张,促进新冠病毒感染重症诊治水平和呼吸治疗技术的提高,以更好地服务所在医疗单位及基层医疗机构,为新冠患者诊疗与康复做出新的贡献。
在此次大会的厦门分会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干部科主任吕智教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RICU主任杨慧教授,福建省海医会呼吸治疗专委会副主委、厦门市第五医院全科医学科邹良能主任、蔡加锭副主任等也积极与各地线上线下代表互动,阐述并分享彼此在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连线交流提问。
厦门分会场与会代表认真聆听专家讲座
市第五医院全科医学科擅长呼吸、消化等疾病救治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善于整合各科室雄厚的医疗技术资源,并能够和各学科专家无障碍沟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多学科协作粘性,使患者得到多学科顶尖专家的治疗和照护。
科室主任邹良能教授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委员、福建省海峡卫生医药交流协会呼吸治疗专委会副主委、厦门市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从事呼吸病学研究20余年,擅长慢性顽固性咳嗽、肺部感染、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胸膜炎等呼吸疾病诊治及咯血、呼吸衰竭等危重症抢救,率先开展呼吸康复治疗及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等精准医疗,在闽南一带享有盛誉。
蔡加锭副主任是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治疗专业委员会呼吸康复学组委员、厦门市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供稿 | 行政办公室 练俊
编辑 | 王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