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跳四天女子死里逃生 我院采用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救治
2023-03-29
心脏停跳四天 女子死里逃生市第五医院采用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成功救治,体现了该院急危重症救治专家团队的高超技术2023-03-03来源:厦门晚报记者 戴舒静通讯员 邱丽莎 杨春燕女子突患暴发性心肌炎,连续四天无心跳,一度生命垂危。所幸,在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翔安院区)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努力下,女子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据院方介绍,像该女子这样急危重症成功救治的案例,是该院综合医疗救治水平快速提升的一种体现。据悉,近年来,该院凭借过硬的医疗技术、先进的诊疗设备,为众多患者的生命健康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患者家属送来锦旗,向五院专家表达感恩之情。病情危急火速转入重症医学科数月前,翔安黄女士不明原因出现发热、胸闷和气促。她原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吃些感冒药就可以挺过去,没想到病情越来越重。近日,在家人的搀扶下,她来到市第五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科主任李勇胜教授
时间就是生命!我院对卫生院开展胸痛知识培训
2023-03-29
时间就是生命为了助力基层胸痛单元的建设与管理,提升医联体医护人员对疑似胸痛患者的快速识别,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3月2日下午,厦门市第五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张莹带领科室护理组长6人在翔安区新店卫生院开展了以“时间就是生命”为主题的胸痛专题培训活动。培训中,张莹护士长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特殊病例短视频播放和护理组长场景模拟实操演示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培训与分享,针对胸痛患者就诊时的快速甄别、高危心电图识别、应急处置简要流程、安全转运及上报流程等应对策略进行了梳理、探讨与分享,过程别开生面、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课间,各位同仁高度集中,在保持了最高的品质“静悄悄”的前提下,一次又一次爆发出热烈地掌声。 特别是急诊胸痛专科护士王雪雁主管护师为大家讲述多种最常见的异常心电图识别时,形象生动,课后大家纷纷表示很实用。值得一提的是,医院改变以往单一理论分享模式,实时关注卫生
省时省钱又省心 肠外科广泛开展日间手术
2023-03-29
省时省钱又省心对于广大患者来说,进行手术是一件需要好好考虑的事情。尤其是日常手术花费时间多、费用大、还让人烦心等这些问题,令人很是头痛。幸运的是,在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翔安院区)肛肠外科,如今正广泛开展一种便捷、高效、安全的手术模式——日间手术,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诊疗福音。病例57岁的李某因肛门疼痛就诊到市第五医院门诊,考虑“肛裂、混合痔”,医生建议其进行手术治疗以解决病痛问题。但李某对于手术顾虑颇多,既担心住院时间过长影响工作,又担心术后切口疼痛时间长。了解到患者的担忧,肛肠外科刘佳主任经过综合考虑,基于患者无基础病,病情不复杂,适合对其进行日间微创手术。这样患者从住院到出院不到48小时,不但可以节省患者费用,而且不影响患者的工作时间。最后,李某周五上午办理入院,科室周五下午就给予行微创手术,周六上午患者就办理了出院手续。出院时,李某感叹道,没想到现在医院这么便民,做个手
与国际接轨,打造疑难罕见遗传疾病高水平诊疗平台
2023-03-29
破解家族“谜团” 遗传疾病可控厦门市第五医院与国际接轨,打造疑难罕见遗传疾病高水平诊疗平台 2023-2-28来源:海西晨报记者 张雅雯 通讯员 秦新立“医生,我这个病会传给下一代吗?”“医生,我孩子的病是因为基因遗传吗?”几乎每个月,国际疑难罕见遗传疾病专家祁鸣教授都会到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翔安院区)坐诊,为患者提供遗传咨询、报告解读、疾病遗传风险评估等医疗服务。2022年2月25日,祁鸣教授加盟市第五医院,由双方共建的市第五医院国际疑难罕见遗传疾病名医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福建省首个疑难罕见遗传疾病方向的名医工作室。据了解,祁鸣教授是国内基因诊断领域的领军人物,擅长各类不同的遗传病和癌症的基因诊断和咨询,在国内外遗传学界享有极高声望。市第五医院国际疑难罕见遗传疾病名医工作室(以下简称“名医工作室”)成立一年来,已接诊患者100余例。名医名片祁鸣
厦门晚报丨“谢谢你保住了我的腿!”
2023-03-29
“谢谢你保住了我的腿!”76岁阿婆送上锦旗,并拥抱感谢市第五医院专科护士林丽清2023-2-14 来源:厦门晚报记者 戴舒静通讯员 秦新立 兰婷因慢性下肢溃疡,76岁的阿婆近10年来饱受折磨。后来,她千里迢迢从山东来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翔安院区)求医。在慢性伤口、造口护理门诊专科护士林丽清的精心护理下,不足2个月伤口竟然愈合了。近日,阿婆佝偻着背,在家人的搀扶下,带着锦旗“锲而不舍送康健 无微不至胜至亲”,走进市第五医院急诊科大厅,将锦旗送给了林丽清,并深情地拥抱她,表示感激。阿婆深情拥抱林丽清无助千里迢迢来厦门求医希望保住自己的腿回想起去年,护士及患者眼中的“清姐”(指林丽清)记忆犹新:2022年11月下旬,通过他人介绍,她与从山东千里迢迢来厦求医的阿婆初识。76岁的阿婆十分消瘦且驼背,左下肢慢性溃疡近10年了,创口周围的皮肤越来越黑,面积不断加深、扩大。“求求你们,救救